之前寫了二篇關於TAMRON 35-150(A058)的文:
【器材心得】TAMRON 35-150mm F2-2.8 DiIII VXD ┃騰龍 A058入手談
【器材心得】TAMRON 35-150mm F2-2.8 A058 VS SONY 24-70 F2.8 GM2 人像實拍簡評比較
不過這二篇都較偏街拍以及與SONY 24-70 GM2的簡單測試比較。
今天終於要拿A058與SONY 24-70 GM2來進入人像實戰了~
擔任MD的同樣是汶凬舞集的二名舞者–書儀&采薰,這是上面第二篇文當天後續的拍攝。
當天天氣十分炎熱,感謝書儀與采薰的演出。
PS:彩色房舍系列無後製,之後的每張都有後製。點圖片可進入FLICKR看原始大圖,亦有原始資訊可供參考,所有照片皆無額外打光,全自然光拍攝。
這系列分別由A058與GM2拍攝,無後製。
可以看出GM2有更精準的對焦與細緻的畫質表現,色彩上也比A058有更出色的演繹。
以上為A058拍攝。
離被攝者較近的話,GM2的70端也可拍出類似上圖的感覺(上圖為A058的82端)。
不過如果希望景深更淺、背景更虛化的話,就要召喚A058了,他亦可在更不干擾被攝者的情況下拍攝出更自然的照片。
以上二張為GM2拍攝。
輕量化後的GM2無疑是支更加進化的專業旅遊鏡,日常生活題材與隨拍輕鬆自若,畫質與色彩的表現更是深得我心。
以上為GM2拍攝。
再次讚嘆GM2的輕便與表現,且顏色在後製階段可以有更豐富的彈性。
—————-
在開闊場域拍攝時,A058的性能展露無遺。進可攻的150焦段與退可守的35焦段,讓攝影者的靈活性與創作性增添許多可能。
這時24-70 GM2的發揮空間就遠不如A058,即便畫質與色彩都略勝A058,但這樣的些微差距卻無法彌補二者格局的差異。
因此,以下照片全程使用A058拍攝,因為我不想犧牲任何可能的畫面。
以上二張是相似焦段拍攝(第一張36端第二張40端)。
使用二種不同氛圍色彩是想看看A058的色彩表現在後製端的調控能力,結果是滿意的。
40端拍攝完後立刻以135焦段拍攝,不必切換鏡頭就能無縫接軌,心中再按一個讚。
35端拍攝人帶景(上)後,立馬切換到望遠端拍攝MD特寫(下)。
若是24-70 GM2則無法做到(拍攝者站在天橋上方無法再靠近)。
總結:
1.SONY 24-70 GM2無疑是標準變焦鏡群中的佼佼者,輕量化後更是增加了想帶出門的動力,出國時最優先口袋名單沒有之一。
2.TAMRON 35-150mm F2-2.8 (A058), 打破規格的人像界倚天劍,儘管畫質與色彩都稍遜24-70GM2,但完全無損此鏡威能。
格局的不同造就了他與GM2的能力隔閡,而這隔閡並非單純的畫質對焦色彩能彌補的;幾次拍攝下來,對A058的喜愛是有增無減,愈用愈能明白他的強大。
能換鏡頭的情況,仍以定焦鏡優先,GM2次之。
若不能換鏡頭的條件下,我定選擇A058做為拍攝鏡,沒有之一。
TAMRON 35-150mm F2-2.8 …A058啊…你真是不簡單的角色,令我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