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mron 35-150mm F2-2.8 Di III VXD星空小龍;星影色界

騰龍,從初學攝影時就很喜歡的副廠。低調實在,內斂有深度。
當時除了原廠鏡,他是我的副廠不二之選。

近年,騰龍在造鏡工藝上更是展露鋒芒,陸續推出一些特別焦段的鏡頭。
之前一場婚紗樣本拍攝,用了 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
對於他的色彩表現與解像力算是滿意,也打算用他作為出國的旅遊鏡,
不過後來發現他的追焦速度不夠,對焦會飄,準焦確率也不足,
試了一段時間後還是出清換了24-70 F2.8 GM一代鏡。

———————-

TAMRON 35-150mm F2-2.8 DiIII VXD,這顆簡稱A058的鏡頭,有人稱他為「人像界的倚天劍」
從消息曝光後便受非凡關注,許多人訂了半年甚至更久才到貨,公司貨開價45800,
水貨卻叫價到59000甚至更高,早期國外還有叫價到十萬以上,這絕對是一顆現象級鏡頭。
規格網路上有許多資料就不多說了,可以參考官網

巧的是,之前我因工作而沒時間關注他,最近突然心血來潮去二手區逛逛,沒想到突然就跳了出來,
而且妙的是,一次來二支! (另一顆是 SONY 24-70 F2.8 GM2)。
時機點不可謂不巧,猶豫許久,怕錯過不再,於是二支都砸了下去。

帶著忐忑的心情面交後,拿到的第一感想:的確重,不過這重量比我想像來得更輕。
以這樣的變焦焦段加上光圈值,這重量完全對得起他的身份,要我說的話,輕了也不為過。

帶著他走拍了一點時間,先說入手初感想:
一、單就重量而言確實是重,然考量焦段變化與光圈大小,這背負感是幸福的。

二、如此焦段的變焦鏡,在35端還能有F2.0的光圈實在令人驚豔,近拍表現不俗,散景也令我滿意。

三、解析力優異,35端中心分辨率非常不錯,邊緣畫質降低不過我個人不太在意。
望遠端無論中央與邊緣皆銳,可放心開最大光圈,表現可圈可點。

四、變焦鏡的通透感與空氣感原本就不能拿來與定焦鏡相提並論,這並不公平;
然則我們還是能用它能到定焦鏡的幾成表現來評測這支變焦鏡的能耐。
35-150的通透感雖不能與同定焦一較高下,但比起許多大範圍變焦鏡或旅遊鏡已有所勝出。

五、要求畫質或低光源時仍以定焦為考量,若題材需要不同焦段應對,
TAMRON 35-150會是我推薦的前二名(另一名就是 SONY 24-70 GM2)。

六、定焦鏡仍無可取代,但近期異軍突起的變焦鏡已有接近定焦鏡表現的態勢;
對我而言變焦鏡不能只有解像力高或對焦迅速,更重要的是能否有接近定焦鏡的通透感與層次感。
24-70GM一代是我用過最接近定焦通透感的變焦鏡,二代鏡入手不久還沒能深入瞭解,
但以騰龍這支35-150而言,在這樣焦段前提下能有如此通透感,我已感到欣慰。
如果能再輕點當然更好,不過目前足矣。

許久沒碰到會讓我熱血沸騰的鏡頭了,這支缺貨缺這麼久,水貨還比公司貨叫價高,當之無愧的現象級鏡頭。
直接來看看下面的照片吧(所有照片都可以點進看原始大小)。

DSC06324
望遠端150的解像力讓我十分滿意(光圈全開100%裁切)

DSC06330-2
下圖的放大裁切,細節表現勝過以往變焦鏡太多。

DSC06330

DSC06371

DSC06377
以往拍這樣的照片要嘛準備中望遠定焦,要嘛攜帶70-200,但不論何者,皆會犧牲35附近焦段,24-105之類的旅遊鏡光圈與畫質我不能接受,但騰龍35-150完全沒這個困擾,扣掉光圈輸定焦鏡外實在沒什麼可挑的。

DSC06382
直接拍對街的車輛也很方便,這在以往的街拍是難以想像的。

DSC06471
點圖看細節,令人驚嘆(F4.5,開2.0後面幾乎整個化掉難以辨識環境,還是縮個光圈吧)。

DSC06473
望遠端的畫質與背景虛化令我滿意,反而是大光圈直接讓背景完全糊了有時反而要注意光圈適時縮小。

DSC06475
瓶罐上的文字清晰可見,毫不馬虎。

DSC06476

DSC06478

DSC06480
擁有150望遠的同時,還可保有35 F2的焦段與光圈,著實令人感動。

DSC06484

DSC06485

DSC06491
抓拍一些移動的人們也沒問題,這對隨拍與街拍來說實在方便。

DSC06499
一面拍風景的同時,一面也可以把遙遠的鴿子拍得細節盡現,這是使用 24-70變焦鏡不可能擁有的感受。

DSC06502
鏡頭素質讓每個斑紋都顯得有質感。

DSC06506

DSC06514
35-150焦段讓許多畫面掌握在手,這樣的感動讓人忽略了鏡頭的重量。

DSC06520
每個角落彷彿都生動了起來。

DSC06521
24-70無法拍出的長焦壓縮感。

DSC06522

DSC06524

DSC06527
天色稍暗手抖微震了,非鏡頭之罪。

總結:
騰龍35-150這顆鏡滿意至極。
或許有人嫌他重,但對我而言這完全不是問題,無論是焦段、光圈、畫質,這都是一顆目前無可取代的鏡頭。
他讓以往需要複數機組才能完成的題材集一己之力囊括,如此豪氣,如此令人拜服。
如果今天只能選擇一顆鏡頭出門,他絕對是我唯一的推薦。

留言聊聊~